人文關懷之光,照亮護理之路
我所在的婦一科就會經(jīng)常遇到一些特殊患者,通過他們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人文關懷在延伸護理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我們曾治療過一位16歲的小姑娘,她正值青春年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和期待。然而,命運卻給這個青春洋溢的小姑娘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她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上了罕見的左側混合型卵巢生殖細胞腫瘤,不得不休學進行手術化療。面臨這樣的打擊,她的世界一度充滿灰暗,因為飽受疾病的折磨和后期化療引起的各種不適,再也回不到當初陽光開朗的模樣。自從入住婦一科病區(qū)以來,小姑娘的病情和跌宕起伏的心理變化引起了我們醫(yī)護人員的關注。小姑娘先經(jīng)歷手術的焦慮恐懼、擔心以及后期術后恢復的情況,又因為化療的原因,從滿頭烏黑的頭發(fā),到大量脫發(fā),不得不剃光頭發(fā),一系列的遭遇,使得小姑娘不愿與人交流,父母也為之非常擔憂。面對這種情況,科室醫(yī)護人員及時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大家從各方面積極開導小姑娘,耐心撫慰小姑娘的心靈。在大家的努力下,這名年輕患者也逐漸把自己的心態(tài)調(diào)整過來了,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著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
在完成最后一次化療后,小姑娘終于迎來了陽光明媚的日子。在出院的那天,婦一科主任魏順英、護士長王志雯帶領醫(yī)護人員特意去病房看望小姑娘,并給她送上一份告別的禮物。大家鼓勵小姑娘:“你是一個堅強的女孩,在經(jīng)歷癌癥化療之后,依然選擇樂觀面對生活,我們?yōu)槟愀械津湴痢?rdquo;充滿溫情的人文關懷方式,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患者緊閉的心門,慢慢地將溫暖和愛灌溉、滲透給每一位患者和家屬,讓他們在與疾病的斗爭過程中, 不再感到孤獨和冰冷。同時,我們在治愈患者的過程中,也看到了工作的意義和幸福。這是一種雙向奔赴的守護,也是人間最美好的所在 。
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我深知護理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種責任、一份使命。每一次與患者的接觸,每一次的護理過程,都是在用心詮釋著“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在這個崗位上,我們不僅需要護理技能,更需要的是充滿愛的心。回首過去,我記得每一次患者的微笑,每一聲真誠的感謝,都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在病房里,我們不僅是護理人員,更是患者心靈的港灣。她們在病痛中,需要的不僅是藥物治療,更需要的是來自我們的關懷和關注。在護理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給予患者醫(yī)療上的照顧,更要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工作中,醫(yī)護人員面對的不僅僅是患者的病情,更要看到患者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需求。有時候,一句關心的問候,一次親切的交流,就能給患者帶來莫大的安慰和力量。我也曾經(jīng)遇到一位患者,她因患有重病,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剖易o理人員每天都會花一些時間和她聊天,傾聽她的心聲,鼓勵她積極面對治療。漸漸地,她的情緒得到了穩(wěn)定,治療效果也有了顯著的改善。這個經(jīng)歷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護理工作不僅要關注患者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給予他們心靈的慰藉和支持。
每一位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痛苦和憂愁。作為醫(yī)護人員,在日常的醫(yī)療工作中,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同理心,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心去感受他們的心情,給予他們最真誠的關懷。在工作崗位上,醫(yī)護人員們用心守護每一個生命。讓關懷如光,溫暖每一片心田;讓愛意如風,輕拂每一個角落。
圖文:婦一科
審核:楊愛萍 李翔